我的名字
我出生于天津咸水沽的一個書香世家,祖父周祜昌與叔祖父周汝昌,曾經畢生致力于紅學研究。對于一個男丁不算興旺的家族來說,我的降生給這個家庭帶來了歡樂和希冀。當然,我的人生“第一件大事”——起名字,這個“重任”也落在了祖父與叔祖父兩位老先生的身上?蛇@件“大事”頗費了一番周折,這些經過知者無幾,恐遂湮沒,應當一記。
祖父有寫日記的習慣,每日只有一兩句話。在我出生后的第六天,他的日記中寫有:“發(fā)京書要起名字。”因祖父居家鄉(xiāng),而叔祖父居北京,兩地甚遠,所以兩位老人時常通信,以便交流。就這樣,祖父給叔祖父寫信征求意見,為我起名便被提上了日程。
四日后,叔祖父在給祖父的回信中提及:“祜老喜已得孫,要我急取名卻難。又因自承德歸達,歸后諸事棼然,不可開交,想沽中必納悶。兆豐二字不錯,但恐人與瑞雪聯(lián)上誤以為冬生耳(當然也無大妨,仍可用)。我的建議是:可名曰庚(取年干)或賡。如不喜單名,可由祜老配上一個字,要讀起來響而順聽,但勿俗氣為要。”原來,祖父為我起名兆豐,提起這兩個字,恐怕人人都會想起那一句“瑞雪兆豐年”吧,可我卻生于酷熱之時,確實不大適宜。所以叔祖父建議重要的是響亮順聽,不可俗氣。
祖父有保留地采納了這個建議,他在日記中寫道:“孫十二天京來信承德返周頡名。”也就是說,“兆豐”二字被放棄,為我取單名“頡”。頡字何意?《說文解字》中有云:“頡,直項也。”古有強項令董宣,剛直不阿、剛強不屈,所以這頡字應為耿直之意,想是祖父希望我成為一個正直的人吧。然而,頡字最終為何又棄而不用了呢?
之后,叔祖父周汝昌在來信中又分別提到:“祜老:手札已悉。新得孫健好否,取頡名挑‘頁’字有顒頫意味,余甚贊成。但惜其字為入聲,正音急促不響,頁部字盡有可選也。”“頡字已定否,我是不真喜歡取單名用入聲,不贊成耳。”兩位老先生一輩子都在研究《紅樓夢》,對曹雪芹的崇敬之情自不必多說,而曹颙、曹頫又是曹氏家族的重要人物,所以挑一個與顒、頫同是“頁”字旁的頡字,作為我的名字也在情理之中。可惜的是,頡字雖然現(xiàn)在的讀音是陽平,可在古代卻是入聲字。入聲字發(fā)音短促,讀起來確實不太順耳,所以頡字也只好放棄了。
祖父完全接受了叔祖父的意見,他在日記中寫道:“7日長庚名。”這一天,我的名字終于塵埃落定了。兒時的我對自己的名字也充滿了好奇,時常會想:長庚二字是從《西游記》中太白金星李長庚而來的?還是從王安石的詩句“暉暉若長庚,孤出照一方”而來的?幸好還有祖父的日記和叔祖父的書信來幫我解惑。從我降生到名字的最終確定,經歷了一月有余。從最初的兆豐,再到頡,最后名長庚,兩位老人從字意、字形、讀音都進行了斟酌,取名字看似是一件小事,卻真實體現(xiàn)了兩位老人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誠然,兩位老先生的書信也是一筆寶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