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有過的燦爛 都需用寂寞來償還(圖文)
A 百年之后 你并不孤獨
《百年孤獨》描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興衰、榮辱、愛恨、福禍和文化與人性中根深蒂固的孤獨傳奇經(jīng)歷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鎮(zhèn)馬孔多的百年興衰,反映了拉丁美洲百年風云變幻的歷史滄桑。其內(nèi)容涉及社會和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說是拉丁美洲歷史文化的濃縮投影。正是憑借《百年孤獨》,加西亞·馬爾克斯198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奠定一代文學宗師地位。
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一生,足以說是一部精彩并具有傳奇性的小說。他在出生后不久就被父母遺棄,由外祖父母撫養(yǎng),生性內(nèi)向,自小就沉醉于老屋舊宅及其傳說,童年伴隨著“鬼魅、迷信、黑暗、暴力、拒絕”。這些元素后來被成功地寫入《百年孤獨》,一個積貧積弱而動蕩的時代,豐富了馬爾克斯創(chuàng)作。《百年孤獨》中最為有名的是家譜迷宮,皆源于馬爾克斯的家族鏈條,是“作者所經(jīng)歷過的迷惑和焦慮及孩童時期試著解開的糾結(jié)不清的家族傳說及其歷史架構(gòu)”。
《百年孤獨》中文版自2011年首次正式授權(quán)出版以來,累計銷量超過450萬冊,隨后出版的系列作品總共銷量達到了800萬冊,在中國一度掀起了“拉美文學”的閱讀熱潮。“馬孔多”這個帶有魔幻色彩的小鎮(zhèn)就成為了加西亞·馬爾克斯的文學地標,而幾乎貫穿所有作品中的“孤獨”主題,在《百年孤獨》中尤為顯露,并在其他作品中不斷延展的龐大家族譜系共同編織成了一張別具一格的密網(wǎng)。
馬爾克斯不僅僅是拉丁美洲文學史上一座不可逾越的豐碑,他的創(chuàng)作更對中國當代許多作家產(chǎn)生過深遠的影響。莫言、余華、陳忠實、閻連科、格非、蘇童等作家都在不同場合談過馬爾克斯及其作品。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曾直言他的寫作有馬爾克斯的影子。“1984年我第一次讀到《百年孤獨》時非常驚訝,原來小說也可以這樣寫!”這句話,儼然同馬爾克斯當年在祖父家偶然讀到卡夫卡時如出一轍。“多年以后,面對行刑隊,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將會回想起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百年孤獨》這個著名開頭,飛快地出現(xiàn)在了眾多中國作家的筆下,莫言的《紅高粱》、韓少功的《雷禍》、洪峰的《和平年代》、劉恒的《虛證》、葉兆言的《棗樹的故事》,蘇童的《1934年的逃亡》、余華的《難逃劫數(shù)》、格非的《褐色鳥群》和陳忠實的《白鹿原》中,都出現(xiàn)了“多年以后,面對……”的句式。
B 活著為了講述
有人曾經(jīng)這樣問過馬爾克斯:“為什么想寫傳記?”他回答:“傳記代表死亡。”面對不斷來襲的疾病,這位偉大的作家終于不得不面對生命的衰敗,提筆開始講述自己的故事。1992年,馬爾克斯被查出左肺長了腫瘤,1999年再次被確診罹患淋巴癌,2002年,原計劃的三卷自傳在馬爾克斯75歲之時完成了第一卷——《活著為了講述》。書中,作者講述了自己的童年、母親以及死亡。那些在讀者眼中充滿魔幻的小鎮(zhèn)到底是怎樣的一種存在?那些在小說中永遠讓人記不清名字的人物是否真有原型?所有的問題都在《活著為了講述》一書中一一揭曉。有評論認為,能夠解開《百年孤獨》密碼的,只有《活著為了講述》,幾乎每個書中人物都能在自傳中找到原型。然而,自傳的后兩卷未能如期完成,大師只記錄下了自己前半生,這成為讀者們心中永遠的遺憾。
《活著為了講述》是這樣開始的:“22歲的最后一個月,陪母親回鄉(xiāng)賣房……”從陪媽媽回鄉(xiāng)開始,作者講述了他的兩次回鄉(xiāng)之行、求學之旅、記者生涯、讀書和寫作經(jīng)歷,細數(shù)多位生命中重要的人——啟發(fā)他寫作的祖父母、給予他信心的同學、全力支持他的朋友、家人和至愛伴侶。自傳秉承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風格,在時間和事件之間來回切換、跳轉(zhuǎn),既有對人生中難忘事件、重要時刻的闡述,也有對家人和朋友的回憶,每一段都堪稱一個精彩無比的短篇小說。
書扉頁上這樣寫著,“生活不是我們活過的日子,而是我們記住的日子,我們?yōu)榱酥v述而在記憶中重現(xiàn)的日子”。該書西語版當年上市三周,僅拉丁美洲地區(qū)就售出100萬冊,成為馬爾克斯作品中新書上市期銷售最好的一本。盡管在世人眼中,馬爾克斯是令人驚嘆的大師,但馬爾克斯卻用這樣一本自傳告訴讀者,他只是個愛講故事的孩子。
C “我自始至終是個記者”
在傳奇的一生中,加西亞·馬爾克斯擁有過諸多頭銜:小說家、記者、劇作家、社會活動家……其中,他最為鐘愛的身份是記者。他曾說過,“即使像狗一樣忍辱負重,我也找不到比記者更好的職業(yè)”,并自豪地聲稱:“我自始至終是個記者。”對這一職業(yè)的熱愛同樣體現(xiàn)在1996年他為美洲報業(yè)協(xié)會的開幕式致辭中:“新聞是一種永遠無法滿足的激情,只有與現(xiàn)實相遇才能盡情揮灑。”
1948年馬爾克斯因哥倫比亞內(nèi)戰(zhàn)中途輟學,不久他進入報界,任《觀察家報》記者。如果說童年生活為馬爾克斯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絢麗的素材,而根據(jù)新聞寫作糅合新聞評論、文學延伸敘述的新聞專欄,則鍛煉了他的故事敘述能力,使之擺脫了拉美作家通常華麗卻晦澀的文風。哥倫比亞國內(nèi)持續(xù)的動蕩政局,則成為一種催化劑,鞭策著馬爾克斯不斷挑戰(zhàn)新的題材和故事領域。一個苦難的國度,以這樣一種獨有的方式滋養(yǎng)著30年后成為民族驕傲的偉大作家。馬爾克斯一生撰寫了大量報道,除結(jié)集出版的有《1948-1952年報道文集》、《1954-1955年報道文集》、《1955-1960年報道文集》、《1974-1995年報道文集》及《1980-1984年報道文集》。濃墨重彩的記者生涯之于他,是飯碗,是生存方式,也是實現(xiàn)社會抱負的手段,當然,更是他小說創(chuàng)造的靈感源泉。在諾貝爾獎頒獎禮上,馬爾克斯曾直言不諱地指出:“是拉丁美洲不同尋常的現(xiàn)狀,而不僅僅是它文學的呈現(xiàn),引起了瑞典文學院的空前關注。”在他看來,真實的拉美政治經(jīng)濟生活完全無需文學家的想象,忠實記錄下你看到的一切就足夠魔幻和不可思議了。某種意義上,文學只是他記者生涯的變相延續(xù)而已。
用詳盡的事實還原真相,反駁官方版本,是加西亞·馬爾克斯新聞生涯鼎盛時期的典型風格。1955年2月下旬,哥倫比亞驅(qū)逐艦卡爾達斯號從阿拉巴馬州的莫比爾改裝后回到?扛劭ㄋ占{。途中遭遇暴風雨失事,除了海軍軍官路易斯·阿雷漢德羅·維拉斯科幸存,其他船員全部遇難。維拉斯科在沒有食物、很少飲用水的情況下,在海上漂泊了十天后獲救,不可思議的生還讓他成為輿論的焦點,在得到總統(tǒng)的接見和授勛后更被公眾視為國家英雄,接踵而來的自然是媒體追捧、萬人仰慕。當馬爾克斯找到這位幸存者時,海難事件已塵埃落定,可憑著一個記者的敏銳嗅覺,他覺察到整個事件的某種不尋常。馬爾克斯對維拉斯科做了十四次、每次約四小時的采訪!兑粋船難水手的故事》的系列報道還原了事件的本真。原來,那艘驅(qū)逐艦載有大量走私的生活用品,并非在暴風雨中顛覆,而是因為載有的走私貨物松散開來,導致船身過度傾斜以致沉沒,同時軍艦的安全程序也有欠完善。對于新聞,比的不是誰發(fā)得早,而是誰發(fā)得好,這是加西亞·馬爾克斯信奉的原則。事實上,他采訪幸存海軍軍官時,這起海難已經(jīng)是歷史了,然而經(jīng)過加西亞·馬爾克斯的非凡努力,這段舊聞成為當年的頭等新聞事件、文學事件與政治事件。加西亞·馬爾克斯成名后,根據(jù)該報道結(jié)集的《船難水手的故事》一書,25年間售出1000萬本。
馬爾克斯曾把記者稱為“世界上最好的職業(yè)”,在書中他給出了關于新聞從業(yè)者的迄今為止最經(jīng)典的描述——新聞是一種永遠無法退卻的熱情,與現(xiàn)實相遇則能量倍增。沒有苦在其中的人無法想象那種世事難料、隨時等待的狀態(tài);沒有生在其中的人無法想象那種玄妙的新聞預感、搶到獨家的快意和失魂落魄的沮喪;沒有打算為新聞而活的人很難撐起這份辛苦到無法想象的職業(yè),一旦發(fā)稿,一切又從頭開始,需要你在接下來的一刻付出更大的熱情,且無休無止。
- 有一種歷史常識錯誤叫“穿越”2016-08-10 09:08:50
- 病態(tài)的中國年輕人聚餐喝酒文化2016-08-10 09:08:50
- 陳雙:民族秘史的文化意蘊2016-08-10 09:08:50
- 關于情懷——獻給博匯工作室的誕生2016-08-10 09:08:50
- 哪怕是一個卑微者都有自己的精彩2016-08-10 09:08:50
- 生命中有過的燦爛 都需用寂寞來償還(圖文)2016-08-10 09:08:50
- 中國西安(國際)音樂夏令營弄得閉不住營(圖文)2016-08-10 09:08:50
- 預防感染H7N9禽流感:吃雞排和火鍋涮肉需謹慎
- 船游歐洲 一場春光與水影的邂逅(圖)
- 香港致力保持旅游中心地位 經(jīng)典景點成王牌(圖
- 香港“神醫(yī)”賣毒藥 自稱師承御醫(yī)不乏明星求診
- 中國區(qū)拉動 保時捷創(chuàng)三月全球銷量記錄
- 產(chǎn)品網(wǎng)絡持續(xù)細分 長安福特否認產(chǎn)能受限
- 發(fā)改委:因漲幅低于50塊錢每噸 油價不調(diào)整
- 數(shù)據(jù):科比4月出場時間生涯新高 一數(shù)據(jù)不遜喬
- 科比報銷湖人難成最強第八 火箭需看馬刺臉色行
- 職場關注:蘇泊爾創(chuàng)始人談二次創(chuàng)業(yè)